Lisa老师每日分享(2020.9.28)

2020-09-28 22:17:46 442 Lisa师姐

简体版(编辑:争)

 

第一条:

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,注定是一种心伤。在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,最多是一种荒唐。所以,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人,一定要万般珍惜。清贫还是富足,只要意气相投,都应该知足。

干万个善果才有一次相遇的机会,人生遇到的多数是恶缘。如果我们总是放大他人的过错,终究有一天会把错演变成错过。别把彼此的过错互相伤害争论而不停止,幸福也会在此刻错过。过错可以纠正,但是错过就只是遗憾。

彼此相遇是世间最大的因缘,当你得闻佛法,能够修习是人世间最大的幸福和善缘。所有同道同修也应彼此珍惜,共同修习。种下幸福自在的种子,与善知识'和善友相遇。莫让错过变成过错,停止争论。

将它变成逆增上缘,对你不好的人,未必是恶缘。所有的缘都是课题和经历,或许那只是擦肩而过的缘分。不值得你去执著。如果执著它,你也要知道你执在那。佛陀教导的法,只教不执著放下。

第二条:

有时侯会看见别人的行为和语气而起嗔心或烦恼,这是不必要的痛苦。也不是我们的法,修行是修自巳的心。不是修别人的心。但大多数人只是在修理别人,修别人的心。你是修不到的,对你而言。学习不要去比较,不要去分别。

放下你所有的观念,你才会看到主观的自巳。去观照你的观念和观照你自已,这就是我们的法。你不可控制或迫使他人的行为举止都如法或跟你一样,这样的期望只会使你痛苦。它是禅修者最常犯的错误,只需审视你自已和你的感觉。这样做,你才会明白,戒律是自已能自律。

身口意不伤害一切众生,守好一条戒。你自已的心,而不是把戒律强加于人或控制别人的,都不如法,都不是戒,只能说规律,法律。

第三条:

人一旦有了傲慢习气,就会对自己的缺陷视约无睹。根本看不清自己内心种种恶,堵塞了自巳进步之门。只有培养谦卑,内心才会感到充实和平和。

如果一个人内心像虚空一样包容万物,苦从何来?度己之短则谦卑,念念宽容,和气自然相随。

在家生活很苦,与不同性格的人同住更苦,生死轮回很苦,无苦生苦灭的轮转便无苦。

第四条:

所缘及心,什么是所缘?什么是心?能知道的就是心,被知道的是所缘。所缘也可称为目标,目标或所缘就是心觉知到的对象。声音是被觉知到的,声音是所缘,痛是被觉知到的,痛是所缘。心也是被觉知到的,所以心也是所缘。

行者必须明白的本质是怎么样?所缘的本质是怎么样?心的本质就是能够知道所缘。因此,行者不用强逼著心去知道东西,因为它本来就能知道。行者只需确保觉知有没有存在,知道的心它本来就在运作著。

如果能守住知道的心,所有的所缘其实都会跑到心里来的,因为心本来就知道外面的事物。如果能观察到心,外面所有的资讯心都会知道。

心不用跑去外面找这个所缘,那个所缘。当行者触碰的感觉,这触碰的感觉就是一个所缘。而知道触碰的心是另外一个现象,声音和听到声音是同时发生的,而听到声音和知道听见声音,是不一样的。

听到并不代表知道自己听见,闻到,知道闻到,尝到,知道尝到,感受到,知道感受到,都是不一样的。

是两个不同的现象,注意力是经常改变的,心会自动导向较强的所缘。例手在动,心在注意手,这注意力也是心的功能。看到,听到,闻到,尝到,感受到等等,其实这些现象是同一类的现象。

知道看到,听到,闻到,尝到,触碰感觉到,就是心有注意到那些现象。行者禅修时,只知道所缘,慢慢地行者既知道所缘,也能知道观察所缘的心。这时,觉知的心就能知道这两个同时发生的现象,所缘及知道所缘的心。

当修习者有了经验,能知道觉知的心时,就可以去觉知这个觉知的心。就不需要去看很多不同的所缘,只是知道心在觉知就可以了。因此心出来知,呼吸每一下知即可,不加入任何元素。放开你的心,你的心只是一堆故事。

 

繁体原版:

第一条:

在对的時間遇到錯的人,注定是一种心傷,在錯的時間遇到錯的人,最多是一种荒唐,所以,在对的時間遇到了合适的人,一定要万般珍惜,清貧还是富足,只要意氣相投,都應該知足,干万個善果才有一次相遇的机会,人生遇到的多數是惡缘,如果我們总是放大他人的过錯,終究有一天会把錯演变成錯过,别把彼此的过錯互相傷害爭論而不停止,幸福也会在此刻錯过,过錯可以纠正,但是錯过就只是遺憾,彼此相遇是世間最大的因缘,當你得聞佛法,能夠修習是人世間最大的幸福和善缘,所有同道同修也應彼此珍惜,共同修習,种下幸福自在的种子,与善知識'和善友相遇,莫讓錯过变成过錯,停止爭論,將它变成逆增上缘,对你不好的人,未必是惡缘,所有的缘都是課題和经歷,或許那只是擦肩而过的缘分,不值得你去執著,如果執著它,你也要知道你執在那,佛陀教導的法,只教不執著放下

第二条:

有時侯会看見別人的行為和語氣而起嗔心或煩惱,这是不必要的痛苦,也不是我們的法,修行是修自巳的心,不是修别人的心,但大多數人只是在修理別人,修別人的心,你是修不到的,对你而言,學習不要去比較,不要去分别,放下你所有的觀念,你才会看到主觀的自巳,去觀照你的觀念和觀照你自已,这就是我們的法,你不可控制或迫使他人的行為舉止都如法或跟你一样,这样的期望只会使你痛苦,它是禅修者最常犯的錯誤,只需審視你自已和你的感覺,这样做,你才会明白,戒律是自已能自律,身口意不傷害一切衆生,守好一條戒,你自已的心,而不是把戒律强加於人或控制別人的,都不如法,都不是戒,只能說規律,法律

第三条:

人一旦有了傲慢習氣,就会对自己的缺陷視约无睹,根本看不清自己內心种种惡,堵塞了自巳進步之門,只有培養謙卑,內心才会感到充實和平和,如果一個人內心像虚空一样包容万物,苦從何來?度己之短則谦卑,念念寬容,和氣自然相随,在家生活很苦,与不同性格的人同住更苦,生死輪迴很苦,無苦生苦灭的輪轉便無苦。

第四条:

所緣及心,什麼是所緣?什麼是心?能知道的就是心,被知道的是所缘,所缘也可稱為目標,目標或所缘就是心覺知到的对象,声音是被覺知到的,声音是所緣,痛是被覺知到的,痛是所缘,心也是被覺知到的,所以心也是所缘,行者必須明白的本質是怎麼样?所缘的本質是怎麼样?心的本質就是能夠知道所緣,因此,行者不用强逼著心去知道東西,因為它本來就能知道,行者只需确保覺知有沒有存在,知道的心它本來就在運作著,如果能守住知道的心,所有的所缘其實都会跑到心里來的,因為心本來就知道外面的事物,如果能觀察到心,外面所有的資訊心都会知道,心不用跑去外面找这個所缘,那個所缘,當行者觸碰的感覺,这觸碰的感覺就是一個所缘,而知道觸碰的心是另外一個現象,声音和聽到声音是同時發生的,而聽到声音和知道聽見声音,是不一样的,聽到並不代表知道自己聽見,聞到,知道聞到,嘗到,知道嘗到,感受到,知道感受到,都是不一样的,是兩個不同的現象,注意力是经常改變的,心会自動導向較强的所緣,例手在動,心在注意手,这注意力也是心的功能,看到,聽到,聞到,嘗到,感受到等等,其實这些現象是同一類的現象,知道看到,聽到,聞到,嘗到,觸碰感覺到,就是心有注意到那些現象,行者禅修時,只知道所缘,慢慢地行者既知道所緣,也能知道觀察所缘的心,这時,覺知的心就能知道这兩個同時發生的現象,所緣及知道所缘的心,當修習者有了经驗,能知道覺知的心時,就可以去覺知这個覺知的心,就不需要去看很多不同的所缘,只是知道心在覺知就可以了,因此心出來知,呼吸每一下知即可,不加入任何元素,放開你的心,你的心只是一堆故事。